2016年河北省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” 王银思 来 源:fudaoyuan  发布时间: 2016-03-31 09:24:56  点击次数: 0

七彩阳光育桃李  一片赤心引路人

——燕山大学辅导员王银思事迹材料

一、个人简历

王银思,女,1980年生,中共党员,2002年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,先后带过六个本科生年级、七个研究生年级,累计人数超过三千人。现担任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塑成系和冶金系494名研究生的辅导员,学院学生科长,2016年入选河北省高校骨干辅导员人才库。

二、工作情况

有首歌唱到:“你就是太阳照亮了方向,你让地球旋转月亮发光。”而这句歌词就是王银思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写照。她是学生心中的“小太阳”,走到哪里,哪里就有温暖;她是学生眼中的“阳光”,走到哪里,哪里就有光芒!多年来,她用仁爱之心熬制着心灵的鸡汤,用自身散发的光芒传递着爱的能量!

搭建阳光心平台,她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。

王老师说:“阳光由赤橙黄绿青兰紫‘七色光’组合而成;缺少哪一样都不能称之为阳光。大学思政教育也是一样,我们要通过‘阳光教育’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,德智体美缺少哪样都不行。”

王银思老师构架了大学生全面发展“七彩阳光”教育体系,涵盖“赤心奉国”爱国、爱党、爱校教育;“橙黄橘绿”丰富多彩的文娱健康教育;“黄雀衔环”阳光心理、生命感恩教育;“绿草如茵”全面铺开宿舍管理、自我服务教育;“青云万里”职业规划、创业就业教育;“兰芝常生”先进榜样、朋辈楷模教育;“紫芝眉宇”文明修身、品德情操教育等七个方面。“七色光”主题教育组合起来便是“七彩阳光教育”,通过阳光教育活动,让阳光普照学生心灵、指引学生行动,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。

她还搭建了“光合作用”阳光教育服务平台,贴近现代学生的生活方式,QQ、微信、邮箱、空间、微博“五位一体”全面开放,其中,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营一年两个月,发布推文300余篇,阅读总数10216人、227297次,长期关注用户1678人;近三年,QQ空间获得浏览量13725次、点赞数10927次、转发829次。通过网络“微”阵地,为学生提供倾诉心事、寻求帮助的途径。解心结、释疑惑,“光合作用”项目让绿叶为学生吸收废气、释放营养;故事分享、短文赏析,“光合作用”项目用阳光为学生洗涤心灵、换来爽朗。

“七彩阳光”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培育引导,使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方向、有目标、有精神、有力量。在她的努力下,学生们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:有每年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超过200小时,坚信生命的价值是用贡献来衡量的“志愿之星”梅飞雄;有出身贫寒却自强不息、创建“秦皇岛启智家教中心”以帮助更多经济困难学生自食其力的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提名奖获得者徐建勇;有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手拉手形成“生命链”成功营救出入海女子的“冰海救人大学生群体”......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“七彩阳光”教育体系结出累累硕果。

开办阳光微讲堂,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

同事们说:“十四年来,王老师所带学生无一人降级,先后接管的23名降级生也全部顺利毕业。”

多年来,王银思老师宏观之上,把握建设良好的学风;细微之处,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业,引领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路上不断前行。为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,王银思老师不断摸索营造良好学风的方法,如“结对子”、“搭班子”、“找动力”、“立规矩”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学风、考风;她更是立足工作实际创办了“阳光微讲堂”,为学生学习知识导航引路。她的“阳光微讲堂”要追溯至十四年前!刚刚开始担任辅导员的王银思老师,利用自己机械专业科班出身的知识体系为学习后进生辅导答疑。宿舍、教室、办公室都是她的微讲堂!渐渐地,“阳光微讲堂”将“全能学霸”、“单科学霸”等同学纳入进来担当义务教员,微讲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。

2010年秋,王银思老师接收了一名复学生——小文。他可是一名大神级的“网虫”,据传高考前一天还在网吧呆到半夜。他聪明却孤僻,不与人交流。由于沉迷网络,导致欠学分降级,并因极度厌学而办理了休学手续。休学一年,小文的学习状态并没有明显好转。复学之初,王老师便尝试与小文交流,并主动为小文上“微讲堂”,然而碍于小文内心的阻抗,收效甚微。于是,她主动创造各种机会与小文见面谈心。在得知,经济困难的小文休学时寄存的被褥因潮湿发霉而无法铺盖时,立即帮小文置办被褥。因为点滴的关怀,王老师开始慢慢走进小文的内心,挖掘到小文网瘾、厌学的根本原因。原来,七年前的一次争吵,让小文与父亲形同陌路,几年来他未回过家,也从不主动给妈妈打电话;父子俩放任着亲情的裂痕越来越深。由于亲情和家庭归属感的缺失,让他不断地到虚拟世界去寻找“充实”。找到病根就要对症下药,王老师充当起“帮大姐”,左右开导,虽然没办法让七年的积雾一下子云开雾散,但经过不懈的努力,小文与家人的关系开始缓和,人也慢慢开朗起来,偶尔还会看到他与同学打闹嬉戏的和谐画面。治疗“心病”的同时,医治“厌学”,王老师依托“阳光微讲堂”,结合小文在寝室学习效果好的实际情况,引导小文学习知识,提高成绩。这也是王老师后期创办学生寝室“阳光微讲堂”的雏形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2年小文通过最后三门重修考试,顺利拿到毕业证书,并签约安徽某大型汽车企业。至此,王老师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。

十四年来,王银思老师的微讲堂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和面貌。2013年,她将学生公寓纳入了微讲堂的视野,牵头开辟了学生寝室“阳光微讲堂”。这一做法得到了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,并专门批设了一间房间,作为“阳光微讲堂”的“教室”。微讲堂面向全体学生招募义务教员。开办之初便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!截止目前,学生寝室“阳光微讲堂”已经开办220余期,累计受益人群达2000余人。通过每期三小时的学霸答疑与分享,利用朋辈教育,让学生们相互学习、携手进步,引领同学们共同学习文化知识。

制定阳光小目标,她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。

学生说:“刚入大学,王老师便告诉我们,没有创新则社会不会进步,没有创新则国家不会兴旺,我们工科人是国家未来的技术栋梁,创新思维是我们的必备技能。”

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王银思老师认为重视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,是高校教师的使命。她教育同学们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,这个目标很长,长到不能一蹴而就,所以要把这个“终极目标”分解成若干个“阳光小目标”,比如“参加一项科技活动”、“独立完成一个小制作”、“获得一个创新奖项”等等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它。每实现一个目标,就是好像拾取了一片阳光,一片片阳光集合起来,便是“太阳”。

她还将体验式培训和大学生创新教育结合起来,积极转变教育理念,依托学院的创新基地,坚持领域广阔、角色互换、内容多元、方式灵活的原则,实现创新教育的教学培训、竞赛活动、“好点子”孵化的有机结合,构建同学们相互促进的体验体系。从2010年至今成功对学生进行200余次有针对性的“体验式培训”,组织培训人数3000余人。每次培训,她都为同学们制定一个可以努力实现的“阳光小目标”,引导同学们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,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、视角去思考问题,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,从而产生新颖的、独到的、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,同时让同学们增强沟通能力、培养协作精神。

她讲授的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》课程,覆盖139个班级4000余名学生,围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,通过虚拟公司、模拟董事会的方式,让全体同学参与其中,课堂气氛活跃,深受同学们喜欢,多次获得评教优秀。结合自己工科出身的专业优势,王银思老师亲自指导学生团队《安行汽车防护有限责任公司》获得河北省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;她鼓励学生参加并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31项、省部级竞赛奖项58项;获评"燕山大学优秀创业指导教师"。她负责的《大学生创业体验式培训》获得秦皇岛共青团工作品牌项目评选三等奖;2016年6月,代表学校参加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赛,获省一等奖。

铺设阳光报国路,她是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

领导说,“我们要鼓励同学们奉献祖国,并尽全力为学生搭桥铺路。对于那些到偏远地区支边支教的同学,我们要做到‘扶上马、送一程、关爱一生’。”

2012年的秋后,王银思老师收到一个来自新疆、却没有写寄件人的包裹。打开一看,是一包玫瑰花茶,王老师会心地笑了:“不用猜,肯定是小东!”小东,是王老师带过的2008级学生,来自唐山一个偏僻的农村。入学之初,在同学们眼里他是一个没有远大抱负、得过且过的学生;但在王老师看来,他身上却有着值得很多同学学习的闪光点:不计较个人得失。王银思老师不断鼓励、教育他,强化他的集体观念和甘于奉献的精神,引导他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,才能更好地为国贡献。在王老师积极地引导和鞭策下,小东逐渐成熟,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,学生活动做得有声有色,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。当王银思老师把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”的通知发布给同学们时,小东毅然选择了身赴新疆伊犁支援西部建设。王老师为小东的选择感到欣慰和骄傲。她为小东践行,帮他申请保留学籍,办理休学手续。在小东支边期间,一直与他保持联系,送去学校的温暖和关爱,寒暄食暖,嘱咐安全。今年7月,她又送走了2016届毕业生小董,远赴西藏支持边疆建设。王银思老师不断地鼓励、引导同学们要响应国家号召,“到西部去、到基层去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。她倡导学生携笔从戎,多渠道开展国防教育、从戎教育,在她的鼓励下,13名学生应征入伍,为祖国的国防添砖加瓦!

除了支边支教、携笔从戎之外,王银思老师为同学们铺设的“阳光”报国路还包括在社会实践中做奉献。她鼓励广大同学接触社会,通过实践的形式深化理论学习的认知,无论是校园内,还是在道路边,无论是海滩上,还是乡村间,都能看到她和同学们活跃的身影,她鼓励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;她和学生组成的低碳宣讲服务团,倡导民众节能降耗,倡导企业减污增效,坚持低碳、利国利民,获“秦皇岛市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小分队”;她参与指导的新交规调研报告获得了河北省大学生“调研河北”社会调查活动特等奖。她本人多次获得秦皇岛市和燕山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。

岁月荏苒,十四年光阴转瞬即逝,王银思老师的学生也一批又一批地走上了工作岗位,在不同的领域,为了民族复兴、祖国富强的共同梦想,奉献着热血青春。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,这正是王老师最朴实的梦想。有人从生活中攫取黄金,她却只求那一缕花香,迎着初升的朝阳、伴着皎洁的月光,她迈着铿锵的脚步一路前行,只为那----桃李芬芳!

三、获奖情况

省级:

2016年,河北省第二届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

2016年,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评选活动三等奖

2014年,河北省高校辅导员“致家长的一封信”二等奖

2013年,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

2012年,河北省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(指导教师)

市级:

2013年,秦皇岛共青团工作品牌项目三等奖

2012年,秦皇岛市先进科协工作者

2011年,秦皇岛市优秀共青团干部

2011年,秦皇岛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

校级:

2016年,燕山大学“十佳辅导员”

2015年,燕山大学“优秀辅导员”

2015年,燕山大学“优秀共产党员”

2015年,燕山大学就业创业微课大赛二等奖

2013年,燕山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

2012年,燕山大学“优秀创业指导教师”

2012年,燕山大学辅导员工作案例征集评选三等奖

2010年,燕山大学“十佳辅导员”

2009年,燕山大学“优秀辅导员”

2010年,燕山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

Baidu
sogou